当前位置: 甲壳虫 >> 甲壳虫的繁衍 >> 相比意大利,老爷车在国内为什么会举步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张展赫。
最近“情怀”这个词在网上很火,买手机要讲情怀,买车也要讲情怀,可在新产品不断更迭换代的今天,那些拿着新东西讲情怀的人们可能最后都是被“打脸”的下场。对,所谓“讲情怀”就一定要和一些老的、有沉淀的东西搭上边。而说到汽车的情怀,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老爷车。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意大利的老爷车文化和催生这一文化的政策背景,从中大家也就能发现——在国内,老爷车(文化)的发展为什么会举步维艰。
先来说下“老爷车”的概念,在意大利,所谓“老爷车”实际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老车”(L’autovecchia),另一种是“古董车”(L’autod’epoca)——其中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收藏价值的老爷车。
在意大利,得益于其汽车工业悠久且辉煌的历史,老爷车文化可谓相当繁荣。路上随处可见修复的十分完善的老爷车,再加上每年应接不暇的老爷车活动都营造了一种老爷车的氛围。恰巧笔者认识一位老爷车车主,之前在交流中了解到他正在修复一辆老甲壳虫,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我专门参观了他的车库和工作间。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在他打开车库门的一瞬间——我惊呆了,里面除了有他即将修复完成的老甲壳虫,还有他的一个小工作台,里面工具材料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车间的模样。
据他介绍,这台甲壳虫已经买了将近两年了,两年间他陆陆续续的完成了整车的修复工作——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关于甲壳虫的各类资料,修复工作也是参考着这些资料进行的。可见,仅仅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甲壳虫,修复工作也是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支持的。
反观国内,政策问题暂时抛开不谈,仅仅是动手能力就已经差出一大截了。来到欧洲后我才深刻意识到,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最大的差异就是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在欧美国家,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的童年都有一个车库,在这里他们可以把自己想法通过动手变成现实。加上比中国更早进入汽车社会,通常意大利孩子到了十八岁家里就会给买一辆二手车,然后父母就放手不管了,由于二手车车况参差不齐,修车也就成为了意大利青年必备的技能之一。
与之相反,国内的家庭很少有在孩子十八岁时就给买一辆车的,反而是会给他们留一套房,至于修车,那都是4s店该做的。
下面就来说说政策方面,与国内实行的强制报废政策不同,意大利的年检及报废制度更加开放,另外,意大利还有一个老爷车组织——A.S.I.(AutomotoclubStoricoItaliano)翻译过来是“意大利老爷车俱乐部”。这是一个第三方非盈利组织,凡是从出厂或登记之日起车龄超过20年的车都有资格申请加入俱乐部,而加入俱乐部的车辆可享受几乎不到其他车六分之一的保险金额,另外有资格参加A.S.I.组织的各类老爷车活动。不过这个俱乐部的审核机制也是很严格的,能加入俱乐部的车辆必须车上所有配件都是原装或者原厂的。同时也要跟随俱乐部进行两年一次的车检,检查内容同样是零部件的“忠诚度”。
既然是老爷车,由于排放的原因,这些车除了集体聚会或者特殊活动之外理论上是不可以进入市中心的,以免对老城区造成破坏。关于排放,从A.S.I.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