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甲壳虫 >> 甲壳虫生活环境 >> 小区池塘内,发现2亿年前的远古生物鲎虫到
前些日子,四川乐山市一名男子,在一家餐厅用餐时,无意中在该餐厅内,看到几个疑似恐龙足迹的奇怪凹坑。
后经专家研究确定,这几个奇怪的凹坑,正是距今约1.44亿年白垩纪早期的雷龙足迹。
此事,还引出了一个“四川乐山一餐厅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的热议话题。而在话题评论区的留言中,也有网友略带玩笑地表示“我也要经常出去转转了”、“看看我们家附近有没有上亿年的远古恐龙”……
虽然网友们的留言以玩笑为主,大家并不一定真的会出去“转转”,但是却还是有人有了新的发现。
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当然,这次发现的并不是什么恐龙足迹或化石之类。这次的发现,是一种体长只有2公分左右,却长着3只眼睛的小虫子。
不过,别看这种虫子小,它们却是2亿多年前的远古生物,学名叫“鲎(hòu)虫”,更是有一个霸气的俗名——三眼恐龙虾!
近日,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宋先生,在经过当地牛山路某小区的一个池塘时,意外发现池塘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虫子,于是宋先生便给它们拍了照并发到了网上。
后经专家鉴定,宋先生拍到的奇怪虫子,竟然是一种远古生物,已经有着2亿多年的历史,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水生甲壳类动物——佳朋鲎虫。
一时间,关于连云港东海县,小区池塘发现2亿年前远古生物的话题冲上了热搜,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也高达1.3亿多次!
看到这儿,可能有网友会问了,鲎虫到底是什么?
鲎虫,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的甲壳类动物,成虫体长约在5公分左右,除两侧的黑色复眼外,中间还有一只白色感光眼,又因和恐龙属同时代生物,故又名“三眼恐龙虾”。目前已知的有15种,而我国仅发现1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地,在其他区域也有少量发现。
它们的生命周期较短,一般在3个月左右,并且对生存水域的水温、水质有一定要求。幼虫和虾一样,需经过多次蜕壳才能变成成虫,这也是它的俗称中带“虾”字的原因。成长过程中,主要以捕食小型水生生物为食。
别看它们的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左右,但是它的卵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卵在休眠状态下可以存活20年以上。
看到这儿,没见过鲎虫的朋友,会不会觉得它们很神奇、很稀少?
其实,并不是!鲎虫在以前是很常见的。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村子外面的很多小河沟内,都能看到成群的鲎虫。特别是夏季下完大雨后,很多刚刚存满水的水坑、池塘、河沟中,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那时我们叫它“王八盖子”。
至于一段时间内,有着2亿年历史的鲎虫,为什么会变少了?其主要原因应该和环境因素有关吧!
最后,问一下大家,您以前见过鲎虫吗?在您的家乡,它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