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甲壳虫 >> 甲壳虫的形状 >> 这份汽车保值率报告,可信度有多高
买车你看保值率吗?
我想很多人会看,毕竟牵扯到自己小钱钱的关系。
这不最近著名汽车咨询公司J.D.Power就联合国内58汽车和优信二手车,共同发布了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以58汽车和优信二手车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为依据)。
J.D.Power从何而来?
大家听起来都很熟悉的J.D.Power是年成立的,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汽车业务才成为其主攻方向。不过运气不错,第一单业务就碰上了丰田这样的大买卖。
如今J.D.Power在汽车行业的业务主要分为五大类:新车质量研;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车辆可靠性研究;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新车胎满意度研究。而J.D.Power最获得大众认可的就是他们的车辆可靠性研究业务,俗称保值率。
对于刚刚上市的新车,J.D.Power会将其分为机械和设计两大类,两大类内又分为四个小分类,具体中就是就是:总体质量;动力和传动系统;功能和附件;车体和内饰质量。
然后就开始对该车型的车主进行调研,统计车主在过去使用车辆遇到的故障问题,以每辆车出现的问题数量作为可靠性排名的衡量标准,被调查车辆的故障数越低,分数越低,排名越高。
J.D.Power的做法很像是让车主填一份问卷调查,面向的群体也是实打实的车辆用户群体,感觉就像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一般(类似国内的中保研)。大家别忙,其实当中还有不少玄机。
被收购后,J.D.Power可信度还高吗?
看上去像是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其实早在年J.D.Power就被爆出被一家名为XIO集团的中国私募股权公司收购了。
被收购后等于说就可以从事一些盈利业务,部分厂商就可以花钱买排名了。这样无论从来源还是分析过程,还是可参考性,相比过去明显下降。
再者此次的保值率报告是联合了国内的二手车平台做出的,并非一些专业机构,因为国内的二手车平台反响不太好,像这样的报告确实很难服众,消费者看着玩玩就行,不信我们一起看看报告里的质疑点。
保值率报告的质疑点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雷克萨斯、保时捷、丰田、本田、奔驰,保值率都超过了60%排名前五,排名6-10名的品牌分别是铃木、马自达、玛萨拉蒂、斯巴鲁、日产。
排名前五的品牌无异议,但是铃木都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了,这还能排名第六?甚至宝马居然排不上号?
然后再来看看纯自主品牌的排行,长城、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一汽轿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中华、上汽乘用车、东风汽车是“纯自主车企”中保值率排名前十的车企。
大通这样的厂商还能跨过长安?江淮这样的厂商还能跨过国产销量第一的吉利?真心想不通。
轿车市场的排名
我们再从产品角度来看,先从轿车市场里的紧凑型轿车市场出发。前七被日系车包揽了,分别是卡罗拉、锋范、雷凌、哥瑞、杰德、思域、昂克赛拉,最后三名是大众的凌派、甲壳虫、高尔夫。
日系车保值没有异议,但是大众销量很多的朗逸、宝来、速腾去哪里了,他们不保值吗?为什么上榜的都是一些小众车型?
中型车市场中常见的凯美瑞、雅阁、INSPIRE、阿特兹、天籁、迈腾、帕萨特都纷纷入围,美系车的福特蒙迪欧和金牛座分获第七和第十。
凯美瑞、帕萨特都纷纷闹出丑闻,难道不会影响保值率吗?这样的报告太过于绝对。
SUV市场排名
再来看看SUV市场,紧凑级SUV里,除了第十的哈弗H5都是清一色的日系品牌,CRV、奇骏RAV4、逍客、CX-4、欧蓝德、CX-5、森林人、XV分获前九位。
紧凑SUV被日系车完全垄断了?其他品牌的SUV都不保值了?
中型SUV中,汉兰达依然是那个“保值率之王”。紧接着是冠道、牧马人、楼兰、撼路者、锐界、CX70、传祺GS8、哈弗H7以及昂科威。
CX70和这些车都不是一个售价区间,为什么能出现这样的排名?完全是误导消费者。
MPV市场排名
最后来看看作为产品类保值率最高的车型,MPV的排名可谓是扭转乾坤。前五位是艾力绅、奥德赛、威霆、奔驰V级、日产NV,后五位则是GL8、宝骏、瑞风M3、夏朗以及五菱宏光。
还是那个问题,很多车型都不处于同一售价区间,这样的排名根本没有可信度。
-----
这次的报告确实很难服众,先不谈二手车平台的数据准不准确,数据肯定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但是就以去年一年内的数据作为参考,这样的数据显得太局限太片面,我想很多突发事件都会影响汽车的保值率。
再加上目前车市处于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出具一份这样的报告对于车商来说太不公平,也会误导部分消费者认为排名靠前的车能买,其他的车就不能购买,有些不妥。
如果J.D.Power真正想要做一份权威报告,就应该联合具有权威的机构,利用更公正的数据来说服大家,这样既帮助了消费者,又能够帮助汽车行业渡过这次难关,所以这份报告仅限参考,各位请理智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