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有些车存在就是价值,为啥还要求它能带上一

发布时间:2023/6/4 17:19:07   

有些汽车广告像垃圾,比如GS5和Q50L的广告,一个KevinDurant、一个StephenCurry。讲真就传祺这代言,杜兰特配喝斯嘉丽洗澡水?

有些汽车广告的张力却丝毫不亚于《啥是佩奇》。比如最近在油管上看到了一个视频,大众以Vlog的形式记录了女主人Kahlenn和她的Annie。

Part1

Annie是Kathleen于年12月在加州河畔经济汽车公司买下的一辆大众甲壳虫(Beetles),时至今日已经陪伴了Kathleen52年。

这台Beetle陪伴了Kathleen从结婚、离婚到重新择偶,甚至是当Kathleen化疗结束回家时,陪伴她的也是Annie。对于Kathleen来说,Annie已经相当拟人化了,她不仅仅是一台车。

如果这只是万千老车故事中的一个,那么令人感动的是大众公司决定为Kathleen修复Annie,并保证她回来时还能再行驶50年。

而在另一边的墨西哥Piebla大众工厂,年轻的大众机电工程师AugustoZamudio正在等着这台年迈的Beele,他自己也有一台同样的Beetle。

经过一年的翻新,Augusto几乎重塑了Annie,并重新将其开回了Kathleen身边。而我觉得神奇的,不是一台52岁的Beetle能被翻新至原厂状态,而是一台老旧的Beetle,像纽带一样成为了Kathleen和Augusto之间的羁绊。

Part2

这大概就是对于国人来说,那虚无缥缈的汽车情怀。我曾经也质疑过破烂党所谓的情怀,和只会写中小学教材的鲁迅有什么区别,不能当饭吃。

然而随着日复一日的为了选题去寻找新车讯息,我慢慢的发现新车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少。如今汽车市场进入精细化布局,车企所谓的新车只不过是因为别家有自家没有而制造出来“查漏补缺”用的补丁,它们本身是没有灵魂的。

从写第一篇文章开始,觉得写汽车就要试图去发现它的灵魂。灵魂对于汽车是什么,就像男人对于自己的某一个部位,即使很糟糕,也不得不接受它,并在使用时问对方一句,“大不大?”。

而真正深切的灵魂,不是车评人开几分钟车能开出来的,它需要你用时间去体会。说白了,灵魂是你附加于车的,而不是车出厂时就自带的。正如编号的最后一台甲壳虫,它不仅仅代表着甲壳虫的终点,更是此前那个不同的故事和灵魂。

就像头文字D里拓海手中的AE86,经过了文太的完美改装,再加上拓海的漂移技术,才能焕发出一台豆腐车内心隐藏的热血。而这份热血,也是被它的制造者丰田所期望和赋予的,后驱、轻量、4AGE,似乎每一样都不该出现在一台家用卡罗拉上,但是它就这么被制造出来了。

Part3

甲壳虫在研发之初,实用性占第一位、经济性占第二位、美观性占第三位。而如今的甲壳虫,在绝大多数车评人眼中,美观性占第一位,经济性和实用性几乎不存在。

曾和朋友讨论路边行驶过的甲壳虫时,我的第一句话是“开车的一定是个女的”,第二句是“一定是被销售坑了”。我们一致认为,甲壳虫是性价比最低的车型之一。

那什么是性价比高的呢?有巨额优惠、三大件靠谱、品牌响当当、空间大,比如宝马Li。而此后才后知后觉,也许不应该以实用主义来评判甲壳虫。

第一代甲壳虫的实用主义被发展到了极致,从国民车Volkswagen到战地Schwimmwagen,从经典甲壳虫到各种版本的甲壳虫,它一直在适应着人们的需要。

而从第二代甲壳虫开始,它的存在即是价值,对于人们来说甲壳虫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至于原因也很简单,甲壳虫的真正继任者并非第二代甲壳虫,而是高尔夫。

年德国市场奔驰W取代甲壳虫成为了新的销量王,导致大众不得不推出新的车型,那就是高尔夫MarkI。此后高尔夫又成为了德国的销冠,如果你真要以实用主义来评价甲壳虫,它的后代高尔夫确实很实用。

在动画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的原型也是一台大众甲壳虫。第一是为了致敬经典,第二是遍地都是的甲壳虫很好的符合了大黄蜂侦察兵的特性。

这么一看,迈克尔·贝在电影变形金刚中将大黄蜂从德系小家碧玉改成了美式肌肉车,简直是对原著的一种侮辱。好在耐克公子的独立电影《大黄蜂》中,它又变成了俏皮可爱的甲壳虫。

结语

就像出现在荧幕的大黄蜂,如今的甲壳虫存在就是一种汽车历史文化的象征。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过于实际的去苛求它最好能带上一家七口,甚至售价比高尔夫还便宜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9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