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甲壳虫 >> 甲壳虫的形状 >> 1000余只珍稀昆虫飞进博物馆,山东
现存最大的昆虫有多大?虫子咬人吗?毛毛虫都能变成蝴蝶吗?想要更多的了解昆虫世界吗?今天在山东博物馆开展的“虫逢——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将为观众解答这些问题。记者今天早上在山东博物馆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专门来参观这个有趣的昆虫标本展览。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山东博物馆年首个自然类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世界5大洲30多个国家的余件珍稀昆虫标本,让观众领略昆虫世界的精彩。
通过这个展览,观众可以看到很多罕见、珍稀的昆虫,还能学到很多有关的知识。提到昆虫,很多人都感到讨厌或者害怕。其实,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昆虫便已经在地球上至少存在了4亿年。尤其经历了二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两次大灭绝,许多古老的生物类群不能适应环境的剧变而被淘汰了,然而昆虫却在生存竞争中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可以说,它们是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进化最成功的一类生物。
据介绍,“虫逢——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设计了不同的单元,能让大朋友回味儿时蝉鸣的夏天,也能让小朋友近距离与昆虫接触,体会生物多样性的神奇。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概述了昆虫的起源与进化,通过化石和琥珀标本,让观众真切的触摸远古;第二单元介绍了昆虫的身体结构,描述了昆虫的口器、触角、足和翅的形态功能,详实的图片和模型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第三单元介绍了昆虫的分类,包括11个目的昆虫标本,还精选了昆虫界的十大之最,比如最长的昆虫,力量最大的昆虫等;第四单元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比如蜂蜜是怎么来的,虫鸣是哪种昆虫发出的,还有以邮票为代表的昆虫文化。除此之外,还有精彩的互动区,VR体验区,拍照打卡区。丰富好玩的内容,让观众置身五彩斑斓的世界,逐步打破对昆虫固有的印象,重拾起那份童真和童趣。
这个世界最不怕虫子的是孩子,最怕虫子的是大人”。小时候,每个人都是单纯可爱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幻想,长大了,生活让我们成长,也让我们一步步失去了童趣。走进展厅,各种各样的昆虫标本,各种各样的布展方式,各种各样的互动装置,让孩子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昆虫的世界,漂亮的蝴蝶,“威风”的甲壳虫,叫不上名字的“怪虫”……不光让孩子们充满了兴趣,表现出兴奋劲,也让成年人对这些昆虫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没想到昆虫有这么多种,这么多连想象都想象不到的品种,这样的展览很有意思,孩子特别喜欢,看起来就不愿意走。我们希望这样的展览能经常举办,带孩子来博物馆看这样的展览才真的能在玩中学到知识,是特别有教育价值的展览。”
整个展览是对昆虫知识的有趣普及。比如对“最善于伪装”的昆虫的介绍,就有螽斯,螽斯是常见的运用保护色高手,这种昆虫一般通体绿色,加上叶片形状的前翅,使它停在植物上的时候很难被发现。而叶伪装起来就更高明了,它们善于伪装成树叶,不但可以将身体的纹脉伪装成叶子的叶脉,六条腿和身体边缘居然能像枯叶一样“枯萎”。整个身体还能随风摇曳,称得上是拟态界中的至高境界了。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余件昆虫标本,全部为山东博物馆馆藏品,昆虫标本最怕虫害,所以博物馆专门为这些昆虫建了一个库房,库房不仅需要恒温恒湿,还需要定期进行消毒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