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宝马1系不再后驱,大众甲壳虫正式灭绝,可

发布时间:2024/12/2 13:11:13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pf/a_5112772.html
近日,最后一台代号为F20的宝马1系在德国莱比锡工厂正式下线,作为年推出的第二代车型,这代宝马1系至今总产,台,最后一台后驱1系为d柴油版本。1系不再后驱,可惜吗?当然可惜,为什么?因为在新的前驱1系身上,宝马素有的操控性似乎有些难觅踪影,不只是后驱和前驱的差别,底盘整体的驾驶感受也截然不同,若不是真正驾驶过后驱和前驱的1系,又怎能感受出其中的差别?光靠嘴可不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有着80余载光辉历史,历经数次停产危机都没有倒下的“小虫子”,最终也撑不住了。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最后一辆甲壳虫已经下线,它即将被送往墨西哥的大众汽车博物馆进行展出。第一次停产,也是最具威胁性的一次停产,是在二战时期。德国战败,大众工厂由英军接管,但是英军当时对大众汽车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大众汽车都是德意志罪恶的化身,所以说甲壳虫或是大众汽车,此时面临的处境其实远比停产严重的多。不过好在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由于德国人需要工作,英军需要汽车,一位名叫郝斯特的上校说服英军订购了2万辆甲壳虫,在英国军方的“帮助”下,差点背过气的甲壳虫才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在德国重新拿回大众工厂的所有权后,甲壳虫便开始进军欧美市场,虽然一开始受到了不少的冷嘲热讽,但是在美国嬉皮士文化兴起之后,价格便宜又易于改装的甲壳虫,成为了年轻人宣扬个性的载体,很快便立足于美国市场。不过树大招风,当时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看它都是万分眼红,推出的新车型也都是奔着干掉这只“虫子”而去,比如Datsun、丰田Corana、福特Pinto、菲亚特、雷诺5、欧宝Kadett和奥斯汀Mini。外观没有太大变化,技术也没有先进太多,在团团包围之下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北美、欧洲和德国本土的市场也就相继失守。销量的急速下滑,致使甲壳虫面临着第二次停产危机。但是甲壳虫其实是有着现在所谓的,模块化设计理念的这个雏形,当时的甲壳虫小到车窗玻璃,大到变速箱、悬挂以及1.2L、1.3L、1.5L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它都可以兼容。这能带来什么呢?就像现在很多车换一台小排量发动机,价格就能下降不少是一个道理,甲壳虫也可以做到非常非常便宜。在七十年代中期,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的汽车市场开始兴起,但是国民的收入总体来说还是不高,所以大众瞄准了这个机会,极力降低甲壳虫的运营和制造成本,以极低的售价抢占了这个新兴市场的绝大部分,甲壳虫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平民家用车。年5月15日,第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的大众工厂正式下线,甲壳虫再一次活了过来。到了80到90年代,成为国际性车企的大众汽车想走高端路线,决定清除低端廉价车型,于是宣布要在年停产甲壳虫,用高尔夫给它换了,甲壳虫又一次被送上了上了“断头台”。但是直到8年后的年,巴西才真正停产了甲壳虫,后来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导致低收入群体没有办法买到廉价汽车,巴西总统伊塔马尔·弗朗哥又找到了大众汽车,要求他们重新生产甲壳虫,于是年甲壳虫的全新版本又出现在了巴西。依然健康的销量,成功延缓了甲壳虫的停产日程。好景不长年,甲壳虫的全球销量为9.1万年6.4万年2.0万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年,甲壳虫在中国区的销量仅台左右,成为了大众汽车销量最低的车型之一,停产已是不可避免,这场翻身仗打到这里也算到了尽头。但是,可惜吗?只能说可叹但并不可惜。可叹的是这辆由费迪南德·保时捷亲手设计的甲壳虫成为了历史,这辆承载着大众汽车发展史,并见证了德国奇特历史的甲壳虫,就此画上了句号。说它不可惜,是因为它在国内根本就卖不动,售价太高、产品力又不足,光靠情怀是救不了它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