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我们所听到的东西到底一不一样一个有关听觉

发布时间:2023/7/23 23:07:40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一直试图在与人们进行交流时保持专业和平等。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当一个外行人跟我说“某某东西用在这里并没有必要,你很可能听不出来”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容易生气。

想要让他认同某样东西,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要了解它。所以,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就以解构“你听不出来的。”这句话开始。

第一个等级:生理学

如果你自己听不到,就推断别人也听不到,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现如今,听力损失是非常普遍的。在年的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6岁至19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4.9%的人的一只耳朵或者两只耳朵的听力损失都超过了16dB。这还只是20年前的数据,那个时候iPod和耳塞机还都没有被发明出来。如今的情况会有多糟糕,可想而知。

当您进行听力(敏度)图测试时(用来测试听力),结果中所使用的标准基数为年轻的成人未受损的听力(dBHL)。我的听力图中显示的全是正常的数值(我向来很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这也就意味着我可以听到很多别人没办法听到的声音。但是其实这并不是特别重要,接下来我会为您解释这是为什么。

第二个等级:感性

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声音要比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来的更多。从技术上讲,听声音非常像是个A/D的过程。对声音的实际处理过程是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的。

音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那些非专业人士可能拥有差不多的听力损失曲线,但是专业的音频从业人员已经在多年的工作中锻炼出了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因此专业人员比普通人更容易注意到声音的细节。在年的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专业的音乐人对反射声的敏感程度比“普通的听众”高出7倍。

对于音频工程师来说这个倍数很可能会更高。我们对于混响和延迟的声音是非常熟悉的。因此,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耳朵听到了什么信号,它向我们的大脑发送了什么信号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解释这些信号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就在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现场讲台上的麦克风一直在不断的发出高频噪音。最后,我问在场负责调音的那个人:“你没有听到么?”而他的回答则是:“听到啥?”

别担心,我当时对他的态度是很尊重的,因为这并不是他的错-我们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能够听到很多普通听众听不到的声音,包括:麦克风的高频噪音,房间的共鸣,回声,暖通空调系统的噪音,还有失真等等。事实上,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对这种类型的声音问题保持非常高的敏感度,以便我们可以在声音效果变得太糟糕(以至于会惹恼观众)之前,及时的处理掉这些问题。

第三个等级:知识与经验

能够听出声音的问题,和知道如何解决声音的问题是两种不同的技能,但是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对解决方案的理解是对问题感知的延伸。只要一个人不是耳聋就一定能听到回授的声音。能够听出高频噪音的人则更少一些。

最后一项挑战是能够识别出频率和EQ增益。专家级别的监听工程师甚至能够在外行人和观众感觉到问题之前就找到问题并使用EQ进行纠正。他们/她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绝不是碰运气,而是靠着在一次次的工作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对大多数人来说,回授很个烦人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位音频工程师来说,回授所携带的是信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听到声音的人是否具备解读声音信息的技能,是否能够利用它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是件非常专业的事情。我们肯定都看过EKG(心电图),但是我并没有解读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技能。

同理,如果您下次去看医生时,带着自己心脏的FFT分析图来让医生来看,我相信他应该会看不太懂。

同样的,我也没有办法仅仅通过发动机声音就判断出汽车的故障,但是机械师可以。对我来说,发动机的声音是噪音。而对他来讲,这就是数据。声音都是相同的,但是它的意义取决于是谁在听。

在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在当地的一家音响公司找到了个工作,我在把两个有源扬声器和一个开放式麦克风连接起来。我告诉我当时的老板,“老板,其中一个扬声器有问题。”但是这个扬声器是通过了测试的,但是由于我的坚持,还是来了一位技术人员对它进行了一些检查,最终在这个扬声器放大模块的IC芯片上发现了一个氧化的触点。

这位技术人员跟我的老板讲,“如果真是这小子听出了异常,那他一定有双吊炸天的耳朵。”从那天起,每当我说某些声音听起来有问题,我的老板一定会相信我的话。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声音我可以说:“我知道你听不到,但我可以,请相信我,我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在我面对其他学科的时候,就不行了。

我的老板是一名照明/灯光设计师,他对于凝胶过滤器在框架中的摆放方式非常的讲究。我禁不住会想“这个不重要吧”,但是这只是我无知的表现。

作为一名专业的灯光设计师,他确实可以看到我无法看到的事情。如果我希望他能够尊重我的判断,相信三毫秒的延迟非常重要,那我也需要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将凝胶过滤器摆放到框架中。我不需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更好,我只需要相信这样做会更好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能够避免不同专业之间的争吵,将争议变成对话,而不是进行一场拔河比赛。

至于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你可以通过多问问题的方式来创造一种类似的氛围–例如关于场地的问题,关于制作和编曲的问题-无论客户的专业领域是什么,我一定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

即使客户所做的专业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比如手机信号塔的搭建),但是这其实也很酷啊,我会很感兴趣的。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要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能够了解到对方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去接受他们对自己专业内的事情所做的判断。同时这样也能够增加他们对我的专业知识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而且我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虚伪-除了专业领域上的互动以外,我也喜欢学习新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性格。

现场音频领域是由一群充满着好奇心的人所组成的行业。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附件A-甲壳虫乐队在Shea体育场的演出。)这个领域内所有的新产品,工作流程的创新,和那些最成功的实践都是因为有人曾经说过:“我很好奇如果我们这么弄一弄会发生什么呢?”

用我一位好朋友的话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好奇。一旦你失去了好奇心,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请做一个完整的人哦~

*Niskar,A.S.,Kieszak,S.M.,Holmes,A.,Esteban,E.,Rubin,C。和Brody,D.J。()。《6-19岁儿童听力损失的患病率》JAMA,,pp.-。

**Ando,Yo,Sakai,H。和Sato,S。()。《基于听觉-大脑系统模型来描述声场主观属性的公式》发表在《声音和振动》,,第-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4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