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甲壳虫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大众也有黑历史

发布时间:2022/8/26 18:53:35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如今的甲壳虫人见人爱,尤其倍受女人们欢迎,但在可爱的外表下它却与希特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生于年的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Porsche)一直有个梦想,打造一款普通国民可以负担的小型汽车。正由于理念的不合,波尔舍离开了已工作23年的专注生产豪华汽车的戴姆勒公司(Daimler),加入了斯太尔公司(SteyrAutomobile)任技术总监。

岂料次年由于经济大萧条被戴姆勒奔驰收购,为了避免再遇老东家,波尔舍离开并在年底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开始将甲壳虫的原型设计四处推销,从代号“12型”到“32型”再到“60型”不断改进,这是个独特的追求车内空间最大化,风冷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后置后驱的设计,但此时还没有汽车厂家甘心冒险投资平民车项目。

年,波尔舍的“贵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成为德国总理,在希特勒振兴德国的KdF(KraftdurchFreude力量源于快乐)计划中,平民车项目赫然在列,旨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重要一步。

希特勒与波尔舍会谈后一见如故,当即敲定了“32型”作为平民汽车。艺术造诣MAX的元首为“32型”绘制了流线型的造型,并取名为“KdF-Wagen”,意为“快乐的力量轿车”,并开始在一座新的城市“KdF-Stadt”(如今为Wolfsburg沃尔夫斯堡)开始建造工厂,准备生产。

年,“KdF-Wagen”正式亮相柏林车展,而波尔舍却有个更喜欢的名字“Volkswagen”大众汽车,正式名称为“VW1型(Type1)汽车。其特立独行的造型立即受到人们的瞩目,在美国的纽约时报报道中,第一次提到了这个形似“Beetle”甲壳虫的汽车,从此“Beetle”这个名字便风靡世界。

随着二战的爆发,这只虫子被迫改造成各种军用车辆“62型,82型,87型……”,堪称德国的“Jeep”。而二战结束时,已被盟军轰炸多次但仍可运行的沃尔夫斯堡大众工厂易手到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并不想要这个烂摊子,认为不出两年就会破产。多亏当时的管理者英国少校伊万·赫斯特(IvanHirst)拿到了供给英国本土的辆军车的订单,才得以续命。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英国人的想法,年他们打算无偿送给美国福特。但亨利福特二世(HenryFordⅡ)来考察后认为已无价值,并认为狼堡已经破败不堪而拒绝,英国人不得已只能归还大众给西德政府。

在前欧宝(Opel)执行官海因里希·诺德霍夫(HeinrichNordhoff)接管以后,由于战后德国马克不断贬值,为赚取坚挺的外汇开始出口,起先在荷兰,丹麦,瑞典,瑞士销售见长,终于年开始出口美国,自此甲壳虫的命运一年比一年上升,开始了复兴之路。

战后波尔舍以及他的女婿安东·皮耶希(AntonPiech)因战争罪被起诉,并被关禁20个月。而他的儿子法雷·波尔舍在此期间根据甲壳虫设计了第一款保时捷,跑车,以维持设计公司运作。

年保时捷搬回斯图加特,从此开始了其跑车生涯。费迪南德·波尔舍也被大众聘为技术咨询顾问,并从每一辆甲壳虫销售中收取版税。年波尔舍返回狼堡后不久,不幸中风而于年1月去世。

随着动力,外形,配置的不断改进,年甲壳虫在狼堡达到了万的产量。为了更好的管理经销商,同年北美大众成立,并开创性的使用全新的广告进行营销,简单醒目的标语搭配有趣的配图,助力甲壳虫销售再创新高。甲壳虫也成为一个经典符号开始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

70年代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大众在北美进口量第一的宝座开始被丰田不断追赶,但甲壳虫的产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万辆,超过了单型车产量冠军福特T型车,并开始了其拉力赛车的生涯。

年狼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其继任者高尔夫横空出世,开始续写传奇,而美国人亲切的称高尔夫为兔子(Rabbit)。甲壳虫生产线被转往墨西哥生产,继续销往欧洲,南美等地。次年,丰田超过大众成为北美进口量第一。

初代甲壳虫仍旧在世界各个角落生产着,南非于年停止生产,委内瑞拉年停止,菲律宾年停止,乌拉圭年停止,巴西年停止,而最终的第21,,俩初代甲壳虫于年7月30日在墨西哥下线,直接运往了狼堡大众博物馆。

新世代甲壳虫于年隆重推出,摒弃了初代后置后驱的结构形式,而是大量与高尔夫共用零件,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前置前驱。年这只憨态可掬的虫子迎来了运动版本,1.8T发动机使得它变得攻击性十足。

随后年敞篷版回归,年全新设计语言更动感的甲壳虫发布,直到现在甲壳虫还在不断迭代不断进化。虽然新款甲壳虫的目标不再和初代一样作为平民汽车,但把个性化运动化带给了平民消费者,不失为甲壳虫精神的延续,在未来谱写新的传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3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