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定位错了,文化战略才是真正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4/12/12 21:32:5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www.txbyjgh.com/

《定位》是对定位这个客观现象存在的揭示,就像牛顿力学定律是对万有引力这个客观存在现象的揭示一样。

《圣经》是对上帝意志的解读,佛教经典也是对佛教的解读。但是不能认为佛教经典等于佛教,圣经等于上帝。

所以在禅宗中有个说法,所有文字都是在描述真理,但文字本身不是真理。如果说真理是月亮,那么文字或任何经典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不能把手指当作月亮。

所以我们说《定位》错了,并不是说定位理论错了。这一点要搞清楚。

为什么说《定位》错了?

在《定位》的两个错误文中,我们已经说过,《定位》对定位理论的定义是从认知中寻找与众不同的机会,但是文中的案例却并不是这样。

《定位》认为甲壳虫汽车的定位是占据了小尺寸的定位,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从认知中寻找的机会,而是从产品性能上找到的购买理由。

也就是说,"想想还是小的好"并不是甲壳虫的定位,而是它的独特销售主张。那么甲壳虫真正的定位是什么呢?

是它在嬉皮士运动蔓延整个美国的时候,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年轻顾客表达自己价值观的载体。

有人会说"怕上火喝王老吉"是不是一个独特销售主张呢?

我们认为不是。王老吉作为凉茶的代表品牌,定位能够预防上火的饮料,但是请注意它的广告语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而不是预防上火喝王老吉,或者降火就喝王老吉。

直接说降火或者预防上火,是不是更直接?但是为什么要说怕上火呢?

因为后者是解决顾客的上火焦虑的问题,是解决一个情绪问题,是从认知中寻找的购买理由。前者则是直接解决功能性的上火问题,是从凉茶这个产品本身的特性上找机会。

当然,直接说降火或者预防上火,广告法也不让。

所以我们认为,《定位》一书是定位理论的起点,但还远远不是终点。

如果认为《定位》等于定位理论,甚至把《定位》当圣经那样读,甚至认为只有小部分人才真正懂定位,才具有对定位理论的最终解释权,那这就是对定位理论最大的伤害。

因为这种观念限制了理论的发展,更是在创业者的头脑中上了锁,进而对中国品牌的正确定位起到了反作用。

什么是文化战略?

文化战略是指把品牌和社会文化关联起来,让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文化成为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王志纲说策划家要懂政治,懂文化,懂江湖。懂政治,是指在空间高度上站在全国看区域,懂江湖,是指策划方案要根据一个区域的自身特点来制定,要照顾到特殊性,要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懂文化,就是从时间的长度上了解这个区域市场的文化特点。到底怎样才是懂文化呢?可以读一读王志纲的《大国大民》、易中天的《读城记》、林语堂的《吾国吾民》。

对文化战略运用最好的,是耐克、可口可乐和苹果公司。

乔布斯对耐克的洞察非常准确,耐克并不宣传他们制造最好的鞋子,而是宣传伟大的运动员,和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

耐克对文化战略运用娴熟,甚至能把耐克的产品卖到仇视美国的拉美国家。

耐克的第一个在南美洲国家播放的广告,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小国家多米尼加。这个国家很多人偷渡到美国,从事低端的体力劳动。

耐克的策略是让多米尼加的潜在顾客看到跨越阶层的可能性,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有超过70名游击手来自多米尼加。

耐克的广告中呈现这样的画面:在贫穷的多米尼加,人们用自制的球棒,在临时搭建的球场打棒球,球场的背景是鸡群和毛驴充斥其间的贫民区。打棒球的男孩们认真练习这项运动,准备着有朝一日去美国打职业联赛。

耐克在广告中称赞"伟大的多米尼加游击手",鼓励多米尼加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让观众发现相同的决心,在自己的生活中跨越重重障碍。

同样的套路也用在了巴西。

年,耐克足球鞋只占1%的份额,大部分市场被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占据。为了开拓足球市场,耐克签下了巴西足球国家队。

出于对耐克和美国的感情,巴西的新闻媒体都在抨击耐克,认为这是在用金钱破坏了足球的纯洁性。

耐克签约了当时最知名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让他出现在巴西的贫民区,从破败的街道、黑帮之间相互争斗的场面、光着脚踢球的孩子们开始,一步步讲诉他如何通过艰苦的训练成为世界级的球星。

和多米尼吉的广告片的精神内核一样,耐克在巴西的广告也是强调卓越的运动员精神,不只是鼓励孩子们成为职业球员,也是鼓励观众们从体育运动中汲取精神力量。

耐克最早这样做,是在年代的美国本土。

当时的美国刚刚打赢了二战,全美沉浸在天堂般的富足之中,随着其他国家战后的复苏,美国的好日子就慢慢结束了。因为日本、德国和东南亚国家也在发展工业和美国竞争,另一方面国石油输出国组织抬高了油价。

美国进入经济低谷的时候,跑步这个运动突然成为最流行的运动。首先跑步和其他运动不同,是一个独自一人完成的运动,很符合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传统,其次当时的整个社会需要通过跑步,来唤醒美国人心中沉睡的奋斗精神。

他们要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和精神,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耐克看到了这股潮流,它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就是一位长跑运动员,奈特本人并没有跑步的天赋,赢得比赛全靠刻苦训练。

因此奈特相信跑步这项运动中蕴含的精神——超常的决心、忍受孤独、长期自律、纯粹的个人拼搏意志(因为不需要像球类运动那样加入某个团队,跑步具备了反抗权威主义的特征)——将会成为耐克的品牌价值。

于是耐克就开始赞助一些默默无闻的跑步运动员,在广告中呈现他们单调的训练生活,让观众感受到正是这些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