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甲壳虫 >> 甲壳虫的形状 >> 北京再遇传奇明日披头士不见不散
当年为了追寻他们的足迹,我只身来到了英国利物浦,去他们生活奋斗过的马修街朝圣,去他们曾经驻唱的洞穴酒吧喝上一杯,在他们出生和长大的城市里流连忘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摇滚乐队非披头士莫属。回到北京,不成想在这里再次与传奇相遇,那份惊喜不言而喻。
在北京今日美术馆2号馆《TheBeatles,Tomorrow》明日披头士世界巡回展正在热展中。透过传世的经典音乐,上百幅全球限量珍贵的影像记录,以及多维度经典披头士展品,带领着我又重温了那美好的六十年代,音乐历史改变的那一刻。
当年那四个来自利物浦的青年登入美国,瞬间引爆了席卷世界的狂潮。几十年已经过去,但那狂热年代的热潮至今仍没有消退,人们还在继续听TheBeatles。他们让男生留长发变成一件很酷的事,他们把摇滚乐从青少年消闲娱乐转化为有思想有深度的艺术形式。他们让“专辑”不再只是一堆歌曲的集合,而是一个故事一种传道......就是这四个年轻人创造了一个至今无法复制的奇迹。
《TheBeatles,Tomorrow》明日披头士世界巡回展,跨越了英国、台湾、上海,来到北京!展品包含了从-年间英国镜报记者拍摄的披头士巅峰时期摄影作品,记录了他们在舞台上与幕后的经典时刻,更有许多私密瞬间。还展出了黑胶、红胶、经典唱片、报章杂志报导、全系列作品等珍贵展品。现场更是实境重现了披头士著名经典场景:AbbeyRoad、Imagine、EdSullivanShow等,让我们重温当年披头士走过的足迹!
年以约翰·列侬为首的几位利物浦青年,把自己乐队更名为TheBeatles,把昆虫和节拍(Beat)放一起作为为双重隐喻,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甲壳虫乐队(披头士乐队)。经过几轮成员更替,披头士乐队阵容最终定格:约翰·列侬(JohnLennon)、林戈·斯塔尔(RingoStarr)、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乔治·哈里森(GeorgeHarrison)。也正是这四个年轻人后来让世界为之欢呼。
当《Letitbe》、《HeyJude》、《Yesterday》或《Imagine》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彷佛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简单美好又充满勇气的时刻。五十年前披头士登陆美国引爆一场音乐风暴,随后席卷世界。五十年后无数个受到披头士启蒙的乐队,在世界各个角落持续用音乐改变着世界。没有披头士全世界90%的乐队就不存在!毋庸置疑,披头士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乐队,不仅在当年改写了历史,他们透过音乐传达的爱、信念与勇气,直到今日仍深深感动着我们。
四个极具偶像气质的阳光大男孩,穿着统一整洁帅气的服饰,每个人都是主唱,每个人都会乐器,他们的歌曲朗朗上口,每一首旋律都美爆了。他们太不一样,他们青春无敌。他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利物浦青少年沦陷了,社会秩序崩塌了,买不到演唱会门票的女孩哭的歇斯底里,所到之处大批乐迷的围堵成了社会话题。后来,整个世界也疯了。
引领风潮超过五十年!用全世界超过十亿张唱片的销量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与唱片产业,他们是第一支从英国登陆美国,并引发世界各地乐迷争相追逐的乐队,也是第一个在棒球场举办巨型摇滚演唱会的乐队,更是第一个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的乐队,甚至让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这个词也被正式收录于字典中。披头士在八年间发行了十三张专辑,滚石杂志百大专辑前十名披头士就占了四席!
“披头士的意义,就是将一股反叛的精神主流化,这才是摇滚乐。”-崔健“我走上音乐之路就是因为对披头士的喜爱,英国摇滚文化对我创作影响是最大的。”-许巍“披头士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我觉得孤立无助的时候,我去听他们的歌曲,去体会他们所写的东西,就会给我希望。”-汪峰虽然披头士火爆世界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打开国门,但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披头士也进驻了多少中国人的世界里。
披头士把摇滚乐从青少年消闲娱乐转化为有思想有深度的艺术形式,让“自己写歌自己演唱的摇滚乐队”模式成为了此后几十年流行乐坛的主流。披头士“反战”“反药物滥用”和充满爱、信念与勇气的音乐,受到了年轻世代疯狂的拥戴。直至今日不论你是不是音乐爱好者,但你一定知道或者喜爱着一首披头士的音乐。
披头士乐队宣告解散的那年,他们还不到三十岁!他们在最颠峰最成熟的时刻戛然而止,此后再不曾相聚。所有酸甜苦辣的故事,都封存在一帧帧照片、一段段影像和一张张唱片里,也许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结束,虽然绝情但却经典永恒。《TheBeatles,Tomorrow》明日披头士世界巡回展穿越了时空,让我们重温六十年代那些经典时刻。随着那些歌声和影像,让我们再来一次青春潮!
巡回展将于5月27日结束。